方案背景
我國高耗能建筑數量眾多,僅有4%采取節能措施;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密度高且能源浪費嚴重。另外,建設部、財政部在《關于加強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部級、省級、市級、區級能耗監測平臺,最終建立起全國聯網的能耗監測平臺”的工作目標。
一、公共建筑能效監測系統構架
系統構架主要包括管理應用層、網絡通訊層、現場設備層。
管理層:從網絡上可分為內網和外網兩部分。內網部分用于接收下屬通訊管理機上傳的基礎能耗數據,并將基礎能耗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分析、展示給能源管理人員,能耗管理工作站用于查看能耗管理服務器分析后的能耗數據,并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基礎管理。外網部分主要是建筑的能耗數據進行匯總、整理、打包、加密后通過互聯網將數據上報至上一級能耗管理平臺。
網絡層:以建筑內部通訊管理機及相關網絡線路組成,通訊管理機用于末端計量表計和第三方監測系統內能耗數據的采集、存儲、協議轉換并上傳至“能耗管理一體機” 。根據監測點位的數量和位置不同,可任意擴展通訊管理機的數量。
設備層:主要由電能表、水表、燃氣表、冷熱量、蒸汽表以及第三方監測系統組成。
二、技術方案
數據采集
按照《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分項能耗數據采集技術導則》要求,數據的采集要按照規定進行分類和分項。
在整個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能耗數據的采集,采集的能耗數據是整個系統的基礎,也是整個系統搭建的難點。根據能耗數據的獲取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形式:自動采集和手工填報。
三、公共建筑能效監測系統功能
能源概況
以可視化獨立分模塊的形式展示重點信息,包含有分類能耗統計、分項能耗統計、建筑信息、告警信息、手工填報信息、上傳信息等。
能源監測
建筑體的分類分項能耗曲線圖、最值的數據和發生時間、以及負荷對比。
能源統計
建筑體各類能源的數據曲、能耗折標數據曲線,以及當期、同期、同比、上期、環比的數據報表。
單耗指標
用戶可在該頁面實現單耗指標的錄入、各類單耗指標的數據展示。
報表服務
實現能耗數據的報表生成和報表導出。
告警中心
實現能耗數據的越限告警,設備的離線告警提醒。
監測管理
對監測點的管理,包括點位屬性、設備ID、采集類型等。
建筑管理
建筑體的配置管理,包括基本屬性、能源單價、使用人數等。
手工填報
實現非自動采集的能耗數據的手工填報。
數據上傳
實現能耗數據的上傳配置和查看。
四、用戶收益
1.短期收益
(1)管理節能
幫助企業從粗放式能源管理形成逐漸高效的能源管理體系,一方面將能耗管理從無序變為有序,從而全面掌握能源的流向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減少運維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錯、漏率,提升運維水平。
(2)優化生產負荷
根據當地電力公司的“尖峰平谷”階梯電價,結合市場客戶的實際需求,合理的分配生產人員及生產設備投入情況,平衡產能,采用較為簡單的管理手段降低生產成本。
2、中期收益
(1)提高用能質量及可靠性
對于用能設備的狀態全面掌握,設備的異常和故障情況第一時間掌握,減少異常造成損失,并進行潛在問題預判,提升用能的可靠性和設備可靠性。對于能源質量問題進行監測特別是電能質量問題,發現問題后及時的通過電能質量治理手段優化電能質量。
(2)優化用能資產
通過對用能設備負載特性進行記錄分析,發現潛在容量;并為能耗進行核算,幫助選擇更為經濟的能耗支付方式。比如:“容改需”改造。同時,可以根據企業市場情況,優化企業固定資產結構,對于多余的設備可以進行變現處理。
3、長期收益
(1)技術節能改造
基于商業大數據,進行數據模型分析輔助決策,幫助發現企業節能改造的空間優化工藝流程,并進行成本核算和節能效果考核。在有依據、有監管的情況下,通過設備改造或者使用節能新技術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2)能效考核
建立標準的能效考核的規范,結合能源考核體系,從企業內部促進主動節能,提升全體人員的節能意識。
五、優勢與服務